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02月10日 星期二 编辑:南都 版次:HB14 版名: 脸谱
她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利达行”剪刀的创始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热心公益,自2007年加入惠州公益团队以来,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有几十场;早年利用聊天工具聊天时,她根据自己从事的行业,取了“打铁女人”的网名。
陈霞 年龄:44岁
标签:她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利达行”剪刀的创始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热心公益,自2007年加入惠州公益团队以来,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有几十场;早年利用聊天工具聊天时,她根据自己从事的行业,取了“打铁女人”的网名。
在惠州的公益团队里,活跃着一位网名叫“打铁女人”的义工。她是位单亲妈妈,每次参加活动时,她都会和其他义工一起搬运、分发物资,一起陪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聊天。
自2007年加入惠州公益团队以来,她参与的公益活动已经有几十场。在公益团队里,大家都知道她叫“打铁女人”,却鲜有人知道她的真名叫陈霞,是广东省名牌产品“利达行”剪刀的创始人,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
热心公益:缘于人生经历
2月7日下午,南都记者见到陈霞时,她刚和几名员工从惠城区横沥镇参加完公益活动回来。
当日上午,由陈霞赞助慰问物资和活动午餐,东江义工队组织了探访大岚敬老院孤寡老人、慰问当地贫困单亲家庭小朋友及送春联进惠岚社区活动。
南都记者好奇“打铁女人”的来历,陈霞笑着说,这来源十几年前聊Q Q时取的网名,因为自己从事“剪刀”行业,所以才得名。而对于投身公益,自己早年在深圳开办公司时,已经有了参加公益的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参与。2007年,她迁居惠州后,通过一位生意伙伴加入了鹅城公益。
第一次参加公益活动,是到惠城区三栋镇戒毒所关爱戒毒人员。之后,她又加入了东江义工队并成为团队骨干。陈霞说,她参加公益缘于她对生活的感悟和人生经历。
读中学时,她曾热心帮助过一位邻镇同学。这位女同学在陈霞家附近租房居住,陈霞经常从家里拿好吃的与她分享,见同学经济困难,陈霞还帮她交过房租。时隔20多年,陈霞与这位女同学在西班牙相见,女同学对陈霞当年的帮助仍心存感激。
陈霞说,丈夫赵剑生也是让她积极参与公益的一个动力。丈夫特别孝顺,不仅对她父母好,对她爷爷也一样好。当年,小两口在深圳创业稍有起色,赵剑生就买好往返机票,将岳父、岳母和她年迈的爷爷接来深圳。最让陈霞感动的是,爷爷从福州来到深圳,当时穿的是解放鞋,腰里束的是布腰带,赵剑生却不嫌不弃,带着岳父母和爷爷上街选购衣服。
1999年,赵剑生去世,留下陈霞和6岁的儿子相依为命,陈霞更加珍惜爱与被爱的温暖。她开始慰问单亲母亲,探访孤寡老人,帮助失学儿童……
创业之路:内忧外患中前行
除了对公益事业的热心,生活中的陈霞还是一位成功的女企业家。她的创业之路,也与丈夫赵剑生密不可分。
1971年秋,陈霞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江田镇。18岁那年,她在外出找工作的路上与赵剑生相识,并产生感情。
1990年,在深圳从事纺织纱线剪销售的赵剑生看准商机后,将陈霞从福建老家带来深圳发展。当年5月,两人在深圳市坪地镇租下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民房,开办了利达行剪刀店。
当时,陈霞和赵剑生都二十来岁。赵剑生每天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在外登门销售,有客户订货就拉着简易的货架车送货。陈霞读过中专,擅长写作,主要负责给需要纱线剪的企业写推销信。这对勤奋的情侣用了一两年时间,把利达行剪刀店经营得红红火火。
两年后,他们已在深圳购房买车,并将利达行剪刀店从坪地镇搬到了龙岗镇。1993年,陈霞怀孕,两人完婚,生下了可爱的儿子。
接下来的几年,利达行的业务量猛增,夫妇俩开始招兵买马,并置地建起一栋住宅楼,做工人宿舍和仓库。
1997年,夫妇俩正式申请注册了“利达行”商标。这一年,也是利达行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利达行开始由代理、贴牌销售转向批发。到1999年,利达行站稳了广东市场,开始向云南,浙江等地扩张。
但1999年国庆的前一天,丈夫赵剑生却出事了。当晚,他陪几个客户在一家歌舞厅喝酒唱歌。客户中的几个年轻女孩遭另一拨客人调戏,双方发生肢体冲突。事发过程中,赵剑生逃向楼顶,结果在楼道内被人用椅子抵住心脏,受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陈霞茫然失措,几乎夜夜失眠。利达行昆明店也不到两个月就关门停业了。接着,她又遭遇到利达行广州办事处大批货物蹊跷丢失的不幸。
陈霞在调查中发现,是内部亲信在搞鬼。她把这位亲信招至公司并委以重用,却未想到他想趁人之危搞垮利达行,成立他自己的公司。发现端倪后,陈霞将这位亲信辞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平息公司内部隐患。又从外界传来消息,一位竞争对手扬言要在5年内干掉“利达行”。内忧外患,让陈霞不敢有丝毫懈怠。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陈霞下决心引导利达行走品牌之路,将仓库里库存的所有杂牌、贴牌剪刀低价销售,并正式启用“利达行”自主品牌。
品牌之路:让刀剪享誉世界
陈霞将弟弟陈宇招至身边委以重用,让他肩负起开拓新品牌市场的重任。走品牌之路后,陈霞不再销售杂牌工业剪,她选择与优质工业剪生产商合作,委托合作企业帮她生产“利达行”品牌的工业剪。
新品牌打市场,困难重重。弟弟陈宇清楚地记得,第一把利达行工业剪是他在龙岗鞋料市场推销出去的。那位档主起初也不接受,陈宇近乎用乞求的语气请老板购一批送客户试货。可能是陈宇的真诚打动了档口老板,对方购买了240把。
为尽快打开销路,利达行向客户做出3项公开承诺:产品质量不过关,随时可以退货;对于订购产品,保证3日内送到;销售产品保证比同行价格低廉。
承诺做出后,利达行剪刀逐渐畅销,那段时间可忙坏了利达行上上下下。员工忙碌,陈霞更加忙碌,晚上休息不好,白天只好趁闲将电话机放在床头打盹,一听到电话响,又要起来忙乎。
陈霞说,正是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让利达行渡过了难关,闯出了一条阳光大道。2000年6月,她的工业剪生产基地正式投产;2005年,深圳市利达行剪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继设立了香港、广州、虎门、深莞4个分公司。同年,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的新厂房建成投产;2007年,占地4000平方米的销售配送中心建成并投用;2010年,惠州市利达行五金刀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发展至今,当年扬言5年要吞掉利达行的那家工业剪销售企业已销声匿迹,利达行却在一天天壮大。2014年,“利达行”年产工业剪超过了1200万把,年销工业剪和家用剪产品超1800万把,经销商超过了8000家,销售网络覆盖辐射全国。利达行的员工有近两百人,工业剪的产能和销售业绩稳居广东省第一,国内同行业前五。
公司愿景:打造百年名企
在利达行销售配送中心的企业文化宣传栏里,张贴着一张世界地图,上面标满了红色剪刀形状,“象征着胜利,代表着利达行已占领市场”。目前,利达行剪刀已远销到美国及东南亚等地。前不久,陈霞就参加了在孟加拉国举办的国际剪刀展销会。
从1990年白手起家开办“利达行”情侣店,发展至今,“利达行”已走过25个春秋。从最初销售单一线剪到办厂自产自销,“利达行”设计研发出的剪刀样式已有200多个,并创立了诸多自主品牌。
为适应时代竞争,2014年7月,陈霞联合惠州10多家企业创建了惠州市网商协会,短短5个多月,吸引了90多家惠州本地企业入会。今年,惠州市网商协会将通过资源整合,抱团开发国际市场。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陈霞做出了新规划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愿景:打造百年利达行,做刀剪知名品牌,成为有家有爱有归属的公司。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郭秋成
声音
为人善良,做事细心,事业心较强。做公益亲力亲为,对公益事业支持很大。——— 东江义工队队长黄元盛
陈总对公司新老员工都比较关心,员工碰到困难她也热心帮忙,无论是在职的还是离职的。——— 利达行销售部经理陈令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