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家用缝纫机都会带有或多或少的针迹。需要旋钮调节,而z字针迹则是最基本的一个。主要用来弥补没有包缝机的人也可以做简单的边部防脱丝处理。但是防护效果自然不是十分理想,但有总是要比没有强一些的。如果在一片布料上进行z字车缝,缝纫过程中被锯齿状的缝线的拉扯会对布料造成抽缩。因此,缝制薄布料或质地柔软的布料,需要现在布料靠内一些的位置进行z字车缝,之后再剪去多余缝份。所以,在之前由净版裁剪加缝份的时候,也要把这个多余量加上。
(深圳市利达行剪刀有限公司官网/商城/网站
http://www.lidahang.com)
而较厚,挺括感较好的布料,则可以直接在布边进行z字车缝。
当然,线缝合再包边这个顺序也是可以。但是那样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假若你之前遗漏了,不用拆掉,车缝之后再进行边处理也无大碍。
下面为z字车缝的缝份劈开效果。
倒向单边这种情况就不需要分别进行z字车缝。可以将两片先缝合,再一起处理。由于是两片一起处理,那也不存在面料过薄的问题,所以直接在缝份布边进行z字车缝即可。
首先是缝份倒向,就之前拼接处理我所反复强调的,劈开缝份,正面布料的接缝处两边是在一个水平线,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掩盖两片之间的缝隙,看上去很平整。而倒向一边就会导致正面接缝出一上一下,从而出现一种层次感。当然这是指较厚布料,薄布料则很不明显,所以不考虑这个因素。而从工业角度讲,倒向一边无论从熨烫角度,还是从包缝角度(劈开就要分别包缝,倒边就可以一起包缝)都是节约成本的。尤其是四线包缝机直接连包带缝,效率更高。所以如果不是刻意的考究,一般都是倒向一边。而薄布料因为劈开缝份反而会让缝纫线处承受更多的撕扯,所以倒边反而是最合适的处理方式。正如本节课所示,劈开缝份和倒向一边对应着两种不同的处理顺序。一般情况下,有里子的衣服,我们是不做边处理的,这点我之前讲过。而西裤,我们就要先对裁好的布片包缝,再缝纫。休闲装,衬衣等薄料衣服一律将缝份倒向一边,而且是网后面倒。
锁边和z字缝的作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锁边是需要靠包缝机来完成的,需要三根线的相互套结来形成对布边的保护。既然是三条线,那就是再厉害的缝纫机也不具备的功能。
目前还没有包缝机,也不打算购置包缝机的朋友请自动忽略此刻。尤其是缝纫机所谓的两线锁边真迹三下一断线断到神智崩溃的孩子们。我不会告诉你们包缝机相比之下怎一个爽字了得。
首先,包缝机有个可调节的小裁刀,用于在锁边之前修剪毛边。当然这虽然很巧妙但是并不是什么高科技,所以手残党在手不稳的时候切勿贪图我之前说的爽字,来个一泻千里,然后发现跑偏,面料被裁掉一块。
其次,车缝之前和之后都要留一段小尾巴。然后如上图那样处理,就不会有开线的情况了。剩下的就和z字缝一样,分为劈开缝份(先锁边)和缝份倒向一边(后锁边)两种情况。
包缝机分为三线包缝机,和四线包缝机。五线的叫绷缝机(见Tshirt底摆的平行的两条缝线)。
这里说一下四线之所以比三线多了一线,就是除了锁边,另一条线起到缝合的作用。所以如果四线上齐,将两部片一起锁边,是会连包带缝,直接缝一起。
虽然距离也可微调,但是出来的缝份却依然很小。所以一般的梭织物还是会用到缝纫机缝合这个步骤。但是对于针织物,尤其是弹性面料,则需要用这种方法缝合。因为缝纫机对于这种面料是没什么办法的。包缝机当然也分为家用和工业。但功能上区别没有缝纫机的家用和工业的区别那么大。
沿边缝没什么好讲的,跟z字和包缝都是一个套路,只不过平缝的效果只怕连z字针迹的效果更差,但还是那句话,有总比没有强。方法如图所示。
车缝完毕。
将其中一边的缝份布边用熨斗平行折叠,0.5cm。
另一边做法相同。
然后在折叠处分别进行压线。
烫开缝份。
这里要将一边的缝份减去0.6cm左右。于是就要先判断一下向哪边倒,这样再确定剪掉哪一边。
用另一边的缝份包住裁剪一边的缝份。熨烫
在折叠处进行压线。
压烫,把缝份倒向一边,盖住露出布边的一侧。
包边缝,可见于你们一些休闲装衣片相接缝份是倒向一边的,正面还有一条平行于缝隙的明线。车缝完毕后,将缝份压烫向一边。在正面进行车缝明线。下针距离距下边缝份布边0.5cm即可。当然如果熟练,也可以不熨烫,直接靠双手稍用力分开。用力均匀完成车缝。反面完成图。因为上线要比下线平整,所以我们要翻到正面车缝,而不是在反面直接车缝。这种包边缝适用于锁边之后的布片。(既然是缝份倒向一边,两片一起锁边就好了。)如果没有包缝机的话。我们采用下面这两种包边缝的技法。裁剪布片时缝份预留标准的两倍。车缝完毕,然后将其中一片缝份(要倒向方向的一侧)减去一半,也就是修剪成保准大小。将一片缝份修剪掉三分之一。另一片布料可以进行简单的锁边(缝纫机或手缝)。反面效果。(下图没有对边进行处理。建议要简单的锁一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