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亭”内抢答问题。
昨日上午,叶挺将军纪念园读书亭欢声笑语不断,一群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秀街舞、唱儿歌、猜谜语……通过游戏,孩子们还赢得了布娃娃、饼干等小礼物。原来,这是志愿者为25名惠城区水口街道孤儿、单亲家庭儿童、经济困难家庭儿童准备的“六一”节礼物,他们正在开展 “感恩六一·缅怀先烈”活动。
此次活动由惠城区水口街道办事处、东江义工队、《东江时报》帮办义工联盟主办,深圳市利达行剪刀有限公司、惠州华美制衣有限公司协办。
边参观边做笔记
上午9时,来自惠城区水口街道的25名小朋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驱车来到叶挺将军纪念园参观。活动中,主办方为每一位儿童准备了一套新衣服,并送上布娃娃作为礼物。在此后几小时,小朋友参观了叶挺故居,还玩游戏赢得不少的奖品。
儿童与志愿者首先向叶挺铜像致敬,表达缅怀之情。随后,所有参加人员分成两组,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叶挺将军纪念园。讲解员的讲解,让大家增长了不少见识。
来自龙津小学的三年级学生刘加宾在参观完叶挺故居后,拿出自己早早准备的笔记本,写下叶挺的基本资料,遇到有记得不太清楚的地方,还不时地向讲解员核实。
刘加宾告诉记者,这次能够参观叶挺故居,他特别开心。刘加宾一家来自云南,因为父母在建筑工地上班,工作特别忙碌,早出晚归,晚上8时能够回到家已经算早了,懂事的刘加宾平时不仅要帮助父母做家务,还要负责照顾妹妹,送她上学。
忙于工作的父母已经没有精力和时间带他特地到这些旅游点游览,刘加宾说:“今天我听到阿姨说了有关叶挺的故事,觉得他很伟大,我想把这些故事都记录下来,回去记录在日记里面,留作纪念,还可以回去讲给妹妹听,让她也增长知识。”
东江义工队队长黄元盛介绍,此次活动从策划到筹备耗时3周时间,“我们首先去寻找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并且细心策划了整个活动流程,希望学生们能够长见识,学会感恩,让他们从家庭的小空间走出来,放松心情。”
抢答问题赢奖品
为了让小朋友在快乐中学习,志愿者们与讲解员带着大家来到叶挺生前学习的“读书亭”,现场进行抢答比赛。“叶挺曾经入狱多长时间?”、“叶挺夫人的名字是什么?”……别看问题提得有些刁钻,但现场的学生们都能答上来。
来自龙津小学的小伟同学虽然不太爱说话,但抢答问题时并不含糊,多次举手抢答。当讲解员提问“叶挺夫人的名字”时,在场的同学一时都答不上来,小伟第一个举手并回答正确,赢得了小礼物,露出了开心的微笑。
小伟的家庭曾经遭遇过一次煤气爆炸,母亲受重伤。事后,母亲虽然恢复了健康,但不能出去工作了,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亲打鱼维持。小伟共有4个兄弟姐妹,父亲一人挣钱养全家六口人,经济上很紧张。平日里,父母很少带小伟出去玩耍,前日是六一儿童节,父亲总算抽空带着他到惠州体育馆逛了一圈,小伟已经很满足了。
昨天参加活动,小伟收到笔记本和小公仔等礼物。但记者发现,他身边同学抱着好几个公仔,可小伟仅仅只拿了一件,记者问他为何不多拿几个,懂事的小伟说:“我拿一个就够了,让别的小孩子多拿一点。”
“这些孩子在校品德表现都比较好,但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他们中间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有一些是孤儿,因为家庭特殊,所以很少有机会到离家远一点的地方活动。”惠城区水口街道办党工委委员张玮容介绍,主办方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比起送物资,活动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才是最有意义的。”
唱歌跳舞乐成一片
活动中,志愿者与学生们在草坪上玩起了“一元五角”小游戏,一个大人代表“一元”,一个小朋友代表 “五角”,当主持人喊出任意金额,现场的志愿者与学生要抱团组成该数字。输了的志愿者与学生现场还表演了唱歌、跳舞。刘加宾现场表演的街舞、讲解员跳起的“草裙舞”逗乐了一旁站着观看的学生小英。
几年前,小英的父母相继离开了家,小英交由外公外婆照顾。因为没有父母在身边,现在读五年级的小英早就学会了做菜做饭、家里的日常卫生也由她负责。小英平时除了在家附近走动,极少到远的地方游玩,昨日能够与这么多同龄孩子一起逛旅游点、玩游戏、赢奖品,对她而言是一个难忘的 “六一”节娱乐活动。
活动尾声,一些学生在纸上写下了自己的感受,小英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天对我来说是一个最特别的日子。”小英说,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收到“六一”节礼物了。因为外公外婆年纪大,小英平时不敢向外公外婆要求太多,生怕给二老造成负担。
小英早就学会了独立照顾自己,就连参加这次的活动,她也是自己骑单车到达学校集合。小英说,这次有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呵护、照顾他们,过一个快乐的“六一”,即使没有礼物,她已经很满足了。
本版文字《东江时报》记者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