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赴北京的一次研修,让青浦实验小学教师李志英把剪纸课带回了上海。如今,“剪纸艺术”已经成为青浦实小的传统课程,每一个从实小毕业的学生,只要拿起剪刀,都能轻松地剪出漂亮的图案。剪纸课,已经成了实小学子心中的一份牵挂,一份记忆。

通过游戏教剪纸
直线剪法、波浪剪法、折线剪法、漩涡线剪法,学习并掌握这四种剪法,是每个人学习剪纸的第一课。但是想让本来就害怕剪刀的一年级小朋友学会这些,却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李志英没有这种烦恼,因为她有特殊的“法宝”。
一(2)班学生周莘昕早早地坐在座位上,盼着上课铃响的那一刻。因为李老师说了,这节课要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开始上课了,李志英先拿出一张红纸,“咔嚓咔嚓”剪了两下,一条长长的裂缝就出现在纸上。“小朋友们,这像不像一条笔直的地道?” 李志英一边展示,一边问。“像!”有学生喊道。李志英笑着说:“那我们叫它‘钻地道游戏’好不好?”“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李志英又拿出一张纸剪了几下,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了弯弯曲曲的纹路,那是风吹起的海浪,“海风吹游戏”就这样诞生了;“咔嚓咔嚓”,李志英紧接着在纸上剪了几条直线,折线形的纹路就出现了。“像什么?”“像头发!”“像狗狗的毛毛!”小朋友们争着抢答。于是,“毛毛剪”游戏便诞生了;“咔嚓咔嚓”,又是一阵剪纸的声音,顺着蜿蜒曲折的弧线往下看,一个漩涡出现在了纸面上。“这个又像什么?”“好长呀!”“像一个人走了好长好长一段路。”最后,“跟我走游戏”也成型了。
小朋友们跟着教师的步骤,在剪纸课上来了次“大冒险”,在折叠好的纸上“咔嚓咔嚓”剪几下,展开来就是一个漂亮的窗花。看着自己剪的窗花,周莘昕兴奋极了:“这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好神奇,简直和变魔术一样!”在“钻地道”“海风吹”“毛毛剪”“跟我走”四个游戏里学会剪纸最基本的剪法,已经成了每个实小人共同的记忆。李志英说,要让孩子们对剪纸产生兴趣,就要学会用孩子的方式来教学,让孩子“玩”得开心。
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
一把小小的剪刀能剪出什么?如果你问二(1)班的沈心怡这个问题,她会告诉你:“能剪出‘全宇宙’!”蝴蝶、松鼠、大象、灯笼,还有神话故事里才会有的九尾狐、开明兽……在实小的剪纸课上,一切皆有可能。李志英说:“想要让孩子剪出生动的作品,就必须带他们感受生活,去发现、了解这个世界。”
在实小,剪纸课并不仅仅是剪纸课,它还是自然课、生物课、语文课、美术课……每一次上课,李志英都要花时间给孩子们介绍创剪对象的相关知识,如灯笼的文化、蝴蝶的品种,松鼠的生活习性等。在“秋叶”的创剪课上,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叶子,李志英还充当起了导游,带领孩子们在校园里认识植物,观察叶子的形状。
拿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叶子回到教室后,学生们还要互相“比拼”:“我的叶子是圆的,你的叶子是长的”“我的叶子是绿的,你的叶子已经黄了”……孩子们把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以及对生命的感悟融进了剪纸作品中。在李志英看来:“只要你善于观察,善于体悟,就可以剪出只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剪出成长的痕迹。”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老师,我要剪一条剑齿鲨”“老师,我要剪一条鲳鱼”……在“年年有鱼”的剪纸课上,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向李志英说着自己的创意。李志英从不干涉孩子的想法,反而觉得每个点子都很妙。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设计师。孩子们有很多奇思妙想,只是没机会表达出来。开设剪纸课的初衷,不仅在于让孩子们学会剪纸的技法,更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给孩子们足够的创作空间,李志英演示的部分很少,最多不超过两次,也很少给出“标准答案”。课堂上,孩子们铆足了劲想剪出自己中意的作品,但在创作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困难。“老师,我忘记剪鱼鳍了”“老师,我这样剪行不行”……每当学生在创作中遇到问题,李志英都尝试让他们自己思考。“忘剪鱼鳍也没关系,想一想还能不能补救?”“你自己的作品,你想怎么剪都可以,只要有创意。”在李志英的鼓励下,孩子们很快又投入到作品的创作中去了。
对于学生们的作品,李志英赞美多于评价。在她看来,教师不是学生作品的裁判,学生自己才是。孩子们的作品只要满足“完成一幅作品”“会用各种刀法剪纸”“作品线条光滑”“花纹有创意”等要求,就能赢得小星星。拿着自己剪的鱼,二(4)班的王悠任开心地说:“我想剪出更多漂亮的作品!”

课堂点评:
“剪纸艺术”课程的设计实施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师采取了知识技能与艺术创想紧密结合的“双螺旋结构”,从一年级至五年级,逐渐增加学生在剪纸课中自主设计、情节创作的占比,淡化“教”,强化“导”,让学生学着用剪纸表达自我、讲述生活,提升了思维品质。
今年9月,以该课程为主要支撑,青浦区实验小学被命名为“上海市非遗进校园优秀传习基地”,剪纸专用教室也实现了硬件设备的升级配套,完善成为高端创新教室。
李志英作为该课程的专职教师,带领团队以课题和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艺术审美等核心素养为价值取向,以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和课程经历等为落脚点,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是青浦区拓展型课程建设中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双赢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