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器人效率是人工的17倍
自动缝纫机器人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的担忧,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它可能会取代亚洲无数的低薪制衣工人。
去年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印度尼西亚大约64%的纺织、服装和鞋类工人最终可能被机器人所取代。在越南,这个数字是86%,柬埔寨是88%。而根据缝纫机器人制造商SoftWear的说法,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制造整个T恤和一条牛仔裤了,而且它比人类缝纫线快得多。
在SoftWear公司的一项实验中,一台缝纫机器人在一个人类操作员的指导下,8小时内产生了约1142件T恤,而人类10名熟练的工人总计生产了669件。对比之下,缝纫机器人效率是人工的17倍。如此看来,缝纫机器人取代无数低薪制衣工人似乎指日可待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短期内还不能击败廉价的人力成本
香港水晶集团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服装生产商,作为全球众多服装巨头造服装,抱愧HM、Gap、优衣库和维多利亚的秘密等。
这也是最可能期望将研发资金投入自动化的那种公司。但香港水晶集团首席执行官罗志祥说,情况并非如此。缝纫机器人可能会改变一些公司的服装生产方式,但短期内还不能击败廉价的人力成本。

未来几年内,水晶集团计划在亚洲最低工资的孟加拉国和越南增加10%的人员。目前,缝纫机器人仍然无法击败孟加拉国、越南、柬埔寨和斯里兰卡的廉价人工成本。根据全球劳工研究所的估计,在孟加拉生产类似牛仔衬衫的东西,每件的人力成本大约0.22美元。采用完全自动化后的成为为每件0.33美元,这要比人工贵很多。
自动化实际上适用于制造业成本高昂的国家
同样生产类似牛仔衬衫的东西,在美国生产的人工成本为每件7.47美元。显然,在人工资高得多的美国,采用自动化的缝纫机比较适合。
对于美国制造商而言,这是一种经济上可行的方式。当考虑到运输成本、进口关税和短期交货等因素时,这也是当地生产的最佳选择。不过现在,大多数品牌在亚洲地区的生产都有可能保持原来的生产方式,靠人工来完成生产。 |